提升企業誠信形象 打造SME的電商生態圈
【IT168資訊】隨著中小企業隊伍的日漸龐大,企業發展水平日漸加速,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對于中小企業的影響也隨之加大,中小企業的水平良莠不齊急需規范,中小企業的誠信問題急需加強。為此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網商分會主辦、深圳中企信星、中國B2B聯盟、銘萬集團承辦的“2013中國優秀誠信企業推優活動暨網商信用評級會議”(以下簡稱網商會議)于2013年9月在京召開。
電商驅動中小企業發展 誠信是立足之本
截至2012年底,中國開展電子商務企業數量達到8300萬家,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5.8萬億元,占GDP比重12.9%。其中誠信對于中國電子商務尤為重要。為此2013年在國資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等部門的指導下,中國優秀誠信中小企業推優活動于2013年7月中旬啟動。
為突出企業經營及企業誠信建設中取得優異成績,在產業升級轉型中取得顯著突破,并為各地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做出貢獻的優秀企業代表,推優活動將搭建中小企業誠信認證平臺,集中發布并推介優秀誠信服務企業案例、樹立典型。大會將評選并頒發"A級認證企業"等相關認證。
活動期間,對優秀案例及入選企業進行多媒體、多平臺、多渠道的展示與宣傳:中國市場秩序網(中國反商業欺詐網)、"2013中國優秀誠信服務企業"官方網站、多家平面媒體、網絡媒體進行公示。在網上會議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主任齊力然透露傳統中小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已經成為發展趨勢,但傳統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前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互聯網經濟已經逐漸成為推動科技、生產的源動力,而互聯網的經濟模式往往帶來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尤其是中小企業越來越關注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無可避免的要注意兩方面問題:其一、誠信問題,其二、安全問題。齊力然認為,融資難、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等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當前經濟形式呈現齊穩態勢且未來發展潛力比較乏力,導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并不好過。但是借互聯網的東風求發展的同時應該注意規避風險和提升自身形象。
有數據現實,我國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違約、造假、欺詐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巨額的信用成本,如同扼住企業喉嚨的那只手,剝奪著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本就促狹的生存空間。
推優需從誠信做起 中小企業需自律
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企業都積參與電子商務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整個誠信的環境相對缺失,從結構到關鍵要素都沒有建立起來, 很大的制約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所以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處長楊志剛認為,要在電子商務規劃的發展中進一步要加強誠信建設,,電子商務對于中小企業傳統的營銷模式比較有沖擊力,對于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所具備的成功要素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表現的形式。從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特點來講,電子商務是在互聯網發展起來,它應該和線下商務監管是一致的,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需要考慮三大方面:
第一、支持網上網下一體化發展原則
第二、信息體系建設的信用層次;
第三、信用評級的服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