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成都市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實施方案》(后稱《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根據實施方案,成都將構建校院企地合作平臺、雙創產業孵化平臺、雙創公共服務平臺、雙創金融支撐平臺、雙創活動組織平臺、雙創成果服務平臺六大領域,從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深度融合,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全周期的創新創業生態。
優化完善空間布局,是此次實施方案的一大亮點。實施方案提出,成都將根據“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策略,聚焦我市66個產業功能區及園區,推進優化完善“中心城區+郊區新城”大布局,讓中心城區與郊區新城實現優勢互補、相互銜接的嵌入式發展,形成人城境業融合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實施方案還明確,成都將鼓勵區(市)縣將閑置商業樓宇、廠房等轉改建成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盤活市場資源,給予改造費用總額的2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貼;鼓勵龍頭企業和知名創新型孵化運營機構來蓉建設載體,分組分類給予100萬至500萬元的補貼;支持校院地共建創新創業載體,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經費補貼。
同時,實施方案提出要全面釋放科技金融支持能效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基金資產規模2萬億,本外幣貸款規模4萬億元,上市公司130家。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創交會將作為成都雙創平臺提能增效的細分場景,以全球視野充分發揮“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對外開放交流平臺作用,從技術、資本、人才等全要素全鏈條加強全球資源的匯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