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編制的《“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正式印發。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對更好發揮民政部門在社會建設中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做出了部署,提供了指引
《規劃》信用事項整理如下:
第三章 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助力國家治理效能實現新提升
第三節 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推進社會組織信息公開,鼓勵社會監督,強化社會組織信用監管。
第五章 全要素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中彰顯新作為
適應人口老齡化社會需求,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強化信用為基礎、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并重的服務管理體系,優化供給結構、提升服務質量,有效強化基本養老服務,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第四節 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建設全國養老護理員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統,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入職補貼、積分落戶、免費培訓、定向培養和工齡補貼等優惠政策。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開展養老護理員表彰活動。
第五節 提升綜合監管水平
建立“養老服務+信用”機制,建立覆蓋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信用管理體系。
第六章 強化實施保障,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節 提升民政信息化水平
加強數據資源全要素、全口徑、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數據、政策、技術、服務等相互融通、上下一體,全面構建以行政區劃代碼、社會組織和村(居)委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為基礎,以自然人、法人為核心的民政大數據資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