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正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高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A設施建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參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方式,中國工程企業正處于高質量“走出去”轉型的關鍵階段。中國工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是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實現高質量“走出去”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工程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把握住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題。
從政策層面看,中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階段,政府對工程建筑業高度重視,制定發布了《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等相關規劃,旨在通過工程建筑業的轉型和升級,最終讓中國的“新經濟”戰略得以落地。
從行業層面看,中國雖然早已成為全球公認的工程建筑業大國,但中國工程建筑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工程建筑成本上,并且主要集中在資源密集和勞動密集的成本優勢。然而近幾年,國內工程建筑業面臨著勞動力和設備材料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傳統層面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從市場層面看,信貸拉動總承包業務模式(EPC+F)在逐漸萎縮,海外收并購、投資、產業基金運作已經成為主流商業模式。屬地化政策、財稅落地以及所在國法務的風險控制等,同樣也在倒逼工程建筑業向數字化轉型。
從技術層面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蓬勃發展,中國互聯網科技不斷成熟,促進了新技術在工程建筑業中的廣泛應用。新基建正在推動數字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數字化的進程。
數字化轉型階段及關注重點
大部分傳統工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相對獨立,信息數據碎片化、不完整且孤島式存在,信息化系統主要用于煙囪式支撐企業部分重要業務功能而獨立存在。同時,國內工程建筑龍頭企業已經注意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開始利用互聯網手段來降低成本、提高產能、敏捷決策、創造額外價值。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通過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獲得了快速應對市場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經營效率,有效節省成本。經過研究,工程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數字化轉型規劃階段。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理念、組織方式、業務模式、經營手段等全方位的變革,需要統籌規劃、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做好企業戰略規劃是保障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數字化轉型規劃需要企業高層在戰略層面有很清晰的愿景、戰略和目標,企業核心團隊在戰術層面建立正確的組織、環境和賦能體系,企業各機構在執行層面要全面參與并根據實際需求完成具體規劃設計。
第二階段,數字化轉型起步階段。企業通過推動實施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等系統,進行流程再造和全面數字化建設。通過數據標準化建設和分級分類管理,夯實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基礎。
第三階段,數字化轉型發展階段。企業開始采用多種數字化轉型手段進入深化運用,并在工程建設各領域部署專業化系統。數字化能力在各個主要業務領域得到了普遍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和運營能力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第四階段,數字化轉型成熟階段。企業數字化建設從解決問題轉變為發現問題,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引擎。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全面支撐企業業務模式創新,支撐企業國際化發展,支撐企業的高效、敏捷運作等等,實現以信息化技術為主的業務創新并驅動業務模式轉型,完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要么領先,要么被淘汰。傳統工程企業向數字化轉型,將賦能組織的敏捷反應和快速決策,將引領產品技術的開發與模式的創新,數據作為重要的要素資源,可以為工程企業創造額外的價值和利潤。
另外,傳統工程建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有幾大要點,必須重點關注。
一是企業的整體架構需要重塑。企業需要考量架構的價值交付、用戶體驗和技術重要性認識,借助技術紅利,在架構中嵌入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從系統生態與開放性以及可持續性來構建企業整體信息化架構。目前,一些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在工程建筑領域大量使用BIM、智慧工地、物聯網等技術,建立智能工程系統,把工程中的設備進行聯網,收集工程環節形成的數據,從而進行具體分析。
二是以項目和市場為中心,規劃信息系統和業務生態。工程建筑企業需要統籌考慮外部客戶和內部員工的信息化需求,以數字化手段實現更智能的發展。企業可以借助先進技術,對現有信息化平臺進行優化升級,打通信息系統和業務的所有數據,構建有價值的大數據分析,提升業務分析的效率和價值,為后續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業務數據全程可視化,進行多維度多渠道的數據分析。工程建筑企業的本質在于項目和市場,但對于從事全球化業務的中國“走出去”工程企業,管理層往往遠離一線,數據就成為管理層決策的重要依據。實現業務數據全程可視化后,可以提升管理層的洞察力。同時還能利用數據分析實現管理改革和企業信息系統改進,促進市場開發、項目管理、合作生態的進化,實時預測預警,發揮出大數據的真正價值和作用。
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和分享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深入踐行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突出國際公司業務引領統籌作用,進一步完善“1+4”業務發展格局,實施承包投資雙輪驅動、國際國內協同發展、工業制造創新轉變、金融貿易助力升級戰略,高度重視企業專業技術能力、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的提升。公司規劃和啟動的一體化數字化戰略轉型,確定市場數字化、項目數字化、業務數字化三大方向,并配合以數字黨建、數字審計、數字紀檢等專業系統,對公司業務體系進行全面數字化改造,意圖構建先進的、獨立自主的智能化體系。
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國際業務戰略轉型改革,擬建立以支持海外市場開拓和項目履約兩條生命線為根本、增強業務價值鏈創造為基點,頂層設計職能模塊合理、管理路徑清晰的組織體系。立體化打造輻射全球的專業化、扁平化、平臺化、集約化的組織架構,建立授權體系,縮短管理鏈條,提高公司精益運營能力,提升全球化管理效率,為集團國際業務新一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系統和數據支撐。
公司經過十幾年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了包括決策支持、項目管理、市場投資、綜合應用的四大類,十多個信息化業務系統,初步完成了企業信息數據積累。此次數字化轉型規劃重點圍繞國際項目和市場,將公司與項目部、公司與駐外市場機構管理打通,實現業務互聯、數據互聯,實現項企一體化、業財一體化、管監一體化、市項一體化的公司一體化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結合一系列改革新思路新舉措,將幫助公司實現體制機制更順、發展合力更強、風險防控更實、內生動力更足、品牌影響更佳、發展質量更高的預期目標。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傳統工程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任重而道遠,作為工程建筑企業本身,也需要正視當前科技進步帶動的生產模式、業務模式的變化,運用互聯網手段,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力爭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數字化轉型的受益者,而非被時代拋棄的對象。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是將數據進行收集與連接,數據是企業的富礦;數字化強調的是賦能和激勵,著眼點在于人性化和智能化,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傳統工程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是全員工程,是需要耐心和資金投入逐步等待回報顯現的工程。技術、數據、創新三結合,實現數字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雙輪驅動增長,中國工程企業高質量“走出去”和可持續發展可期。(作者單位: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