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周靜)2016年,益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立足益陽這一中部地區城市實際,以加快匯聚創新創業人才資源,促進優質人才團隊落戶,培育重點領域支柱產業為目標,全面啟動首屆益陽“雙創先鋒”評選活動——益陽 “十大”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和“十大”創新創業項目評選,取得實質性效果。
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部門工作模式,由人才機構統領雙創評選。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前期調研。通過專家培訓、部門聯席、實地考察等形式,對評選活動進行可行性研究,十易其稿,形成了既符合市場需求、又利于部門操作的“雙創”先鋒評選活動工作方案。整個活動納入全市人才工作重點項目,由市委人才辦全程跟蹤、重點督辦,實現15家部門工作力量的整合發力。
改變以往“一評了之”的單一評選模式,以雙創評選促進項目落地。立足益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評”促“引”,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和項目與益陽簽訂合同、在益陽注冊落戶、由益陽培育壯大。共邀請來自全國31家投資機構對項目復評進行全程觀摩。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對入圍的39個項目進行全程跟進,為“雙創”人才(團隊)、“雙創”項目與投資機構、各大園區搭建“聯姻”的平臺。不少投資機構對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制藥及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項目表示出濃厚興趣,復評結束當天就有6個項目與投資機構現場簽約,有多家投資機構與12個項目單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改變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政策支持模式,憑項目落地享受戰略資源。將全市各級各部門戰略資源和優惠政策進行有效整合,創新推出“三個池子”,即“政策池10條”“投資池7條”“服務池10條”三個板塊共27條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凡在雙創評選中與投資機構或區縣(市)園區實行成功對接的人才(團隊)和項目,均可授予“十大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或“十大創新創業”項目榮譽,并給予“三個池子”一攬子政策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為其“量身打造”的全產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