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鐵三院設計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獲得菲迪克優秀工程項目獎,這也是鐵三院連續第四年斬獲該獎項。本年度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菲迪克)頒獎盛典于9月25~27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西起山西興縣瓦塘鎮,東至山東日照港,正線長度1270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的重載鐵路通道。作為大能力的 30t 軸重重載鐵路,該項目既沒有成熟的標準規范可供選用,也沒有工程項目可供借鑒,設計團隊通過開展科研攻關,攻克了一系列重載鐵路設計難題。
項目沿線溝壑縱橫,滑坡、溜塌、軟土、采空區等不良地質極其發育,高陡黃土邊坡不計其數,設計中采用綜合選線技術,合理優化邊坡防護等工程措施,以“小代價”解決了“大難題”;設計人員結合項目特點研發了重載彈性支承塊、雙塊式及長枕埋入式三種無砟軌道結構,并首次在重載隧道內大范圍鋪設無砟軌道,極大地減少了維修工作量;在“四電”設計中采用了隧道集中接 地 設 計、長 大 隧 道GSM-R單網交織冗余覆蓋方案、雙冗余服務器案等一系列先進技術,保證了“四電”接地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節省了大量工程投資;針對隧道進出口溝深壁陡的難題,橋梁專業應用橋隧相連系統設計,有效降低了隧道進出口仰坡高度,顯著降低了工程風險;將軍渡黃河特大橋采用特殊結構設計,在國內重載鐵路中首次采用多孔 128m 大跨簡支鋼桁梁,成為母親河上又一道靚麗的長虹。
自2015年1月運營至今,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經歷了各種惡劣自然工況的考驗,各項設備運轉正常,工程質量得到了充分驗證。該項目確保了國家能源安全供應,密切了區域經濟協作,加快了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了環境、降低了社會運輸成本,充分發揮鐵路全天候、節能、環保等運輸優勢,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供稿:天津市勘察設計協會 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