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政達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王哲 劉禮晗
質量監控對施工現場來說一般有事前監控、施工中監控和分項完成的監控。如對設計圖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監控,應在有關分項施工前進行,這樣能更好地實現事前控制。
對于在施工中容易產生的質量問題,則應重點加強過程中的監控,做到隨時發現隨時糾正,真正做到把質量問題消滅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分項工程雖然已經完成,但離整體交工尚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對產品若不注意保護,則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應實行監控,直到交工為此。
施工質量監控的范圍較廣,從設計圖紙、原材料到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被忽視,只有將以下幾個重點環節納入監控,才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施工質量處于預控狀態。
1、會審設計圖紙是質量監控的首要環節
圖紙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因此,在施工前必須認真閱讀,了解設計意圖,因為一個不符合設計的產品是沒有什么質量可言的。然而,我們按圖施工是建立在學習與會審的基礎上,要把學習與會審結合起來。會審不是簡單地審查圖紙差錯,還要考慮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場合下,雖然設計是符合規范的,但由于施工較困難,為保證施工質量,需對設計進行適當的優化,以保證工程質量符合規范的要求。
2、對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監控是質量監控的關鍵環節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因而要對它進行監控。不僅要檢查出廠合格證、產品質量保證書,還要檢查進場實物,看它的型號、規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相應材料還要根據規定做復試。對易碎、易潮、易變形、易污染的物品,在運輸、堆放、施工過程等環節亦要進行監控。
3、抓分部、分項工程按規定規范施工是質量監控的主要環節
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是單位工程質量的基礎,因而質量監控工作應把它作為主要環節來抓。
在按圖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抓規范、規程、規定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按工序進行控制,出現問題應立即糾正,把事故苗子消滅在施工過程中,監控應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交工前的產品保護,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監控目標。
4、關鍵部位、薄弱環節是質量監控的重點
單位工程的關鍵部位與薄弱環節是根據工程對象和隊伍素質決定的,如道路基礎施工中的基坑回填是關鍵部位,灰土基層中的灰土拌和是個關鍵部位,在人行道鋪裝工程中,道路交叉口鋪裝、人行橫過街鋪裝等都可作為關鍵部位。薄弱環節有二種含義,一是新技術、新工藝,因是第一次施工,質量無把握,因此要重點控制;二是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如道路基坑回填不密實、灰土基層“翻漿起皮”、瀝青砼面層“擁包泛油”、混凝土施工振搗不密實、砌體粘結率差等質量通病。對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的重點控制,只要方法對頭、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抓項目質量監控必須安排好交叉作業,注重細部處理和成品保護
在施工階段,往往是多工種、全方位交叉作業,是管理難度較大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除各分項工程要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業,抓好細部處理和成品保護上。合理安排交叉作業,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決好各分項工程施工的先后順序,不影響施工質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時間和空間,保證各分項工程必要的技術間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證工期并防止窩工。
細部處理和成品保護是保證工程最終質量的關鍵。所謂“細部處理”,是一種習慣說法,它包含兩層意思:“細部”一般是指大面積施工以外的細小部位、各分項工程接合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處。例如:道路與橋梁的銜接、瀝青砼路面與混凝土路面的銜接、人行道鋪裝與瀝青砼路面的銜接、檢查井周圍的處理、雨水斗周圍的處理等等。這些部位的質量在規范和標準中難以用定量的方法進行描述,大部分沒有具體規定。但這些部位都是影響觀感質量的重要部位,體現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術的關鍵部位,做好了能夠對整個工程質量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處理”二字說明了這些部位一般無設計規定、無規范要求,不太明確,要靠現場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經驗和技術水平進行恰當的處置。
抓好細部處理,一是要抓好預防預控,即把問題想在前矛盾解決在前。例如:人行道鋪裝時就應考慮混凝土墊層的高程、平整度,鋪裝板塊的厚度、顏色、坡度、接茬方式等問題;二是要統一標準、統一工具、統一做法,即在一個單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相同的做法要一致。例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鋪裝時就應保證四個圓弧內的鋪裝方案一致,四條人行過街要對應一致;三是要精工細做或精雕細鑿。例如嵌縫、接茬等活必須選派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人精心操作;四是要把重點放在不同分項、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相交處和最后的“交活..工序上。俗話說“編筐織簍全在收口”,最后的交活工序既要保證本工序質量,又要彌補前面工序的不足或缺陷,起到“收口"的作用。
成品保護在施工階段尤為重要,要在一開始就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護的交叉作業安排,防止相互破壞或污染,減少翻修或返工損失,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明確了質量監控重點,還要具有相應的監控方法與手段。我們應充分發揮傳統的和現有技術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達到監控目的。在實踐中應抓好下列幾項工作:
1、技術復核、材料試驗
技術復核重點應放在測量放線、引測水準點標高、各結構層標高、厚度、平整度等方面。材料試驗即對工程中使用的各種成品、半成品(石灰、石子、水泥、鋼筋、混凝土等材料),除應檢查出廠合格證外,尚須按規定抽樣檢驗。監理單位具有滿足監理工作需要的試驗檢測手段和測量檢測手段是必要的,也有由業主單位提供具有相當資質的試驗和測量單位做好監理的協助工作。對測量放樣的準確性控制及試驗數據的準確性是質量控制中很重要的環節。
2、抽檢、旁站檢測
在做好了以上工作的同時需要重視并加強質量控制的現場監控工作,要求監控人員采取旁站、巡視和平行檢測等形式,按施工程序及時跟班到位進行監督檢查。隨機檢查,它靈活,不受時間條件限制,能夠保證檢查的部位和內容真實反映施工質量狀況,容易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早,整改方便,檢測頻率也不受限制,是監控的一個有力手段。
旁站檢測是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施工質量的主要監測手段,不僅要求監控人員具備現場質量控制工作的相應素質,避免“想當然”的人為因素,并且需要加強合同意識,吃透合同規定,避免出現問題時措手不及,要及時果斷地處理現場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
3、打壓、試通檢驗
此項檢驗直接關系到使用功能,必須認真按規程操作嚴格把關。在道路施工中,往往因為管線不通迫不得以對道路進行“開膛”,重新修補管線,更有甚者道路上形成“拉鏈”,多次破路修補,不僅造成了經濟損失,更嚴重的破壞了道路的整體質量,使一條完整的道路千瘡百孔,大大縮短了使用年限,令人病心疾首。為保證各管線(污水、雨水、電力、自來水、燃氣、熱力、路燈、交警信號)在道路竣工后立即就能投入使用,管線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打壓、試通檢驗,對于出現問題的部位及時修補,避免在道路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大面積的破路修補,提高道路的整體性、美觀性,從而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
4、班組自檢及隱蔽工程驗收
班組自檢是保證質量的根本,只有每個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認真自檢,認真把關,質量才算有了扎實基礎,因此要牢牢抓住,不應忽視。
隱蔽工程驗收是監控的主要手段,凡屬隱蔽項目,必須進行全數監控,如地基驗槽、底基層施工、基層施工、混凝土墊層施工、雨水方溝砌筑及回填、污水管線的施工回填、社會綜合管線施工等。隱蔽工程驗收是杜絕質量隱患的主要檢測手段,應按規范嚴格進行。
5、設置質量管理點及推行“樣板”管理
質量管理點可用于多種環節,如推廣新技術、質量難點、薄弱環節,要求達到高質量的分項等等,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上設置質量管理點,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看來是個薄弱環節,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設置了質量管理點,問題就迎刃而解,因此,設置質量管理點是質量監控的一個有力手段。
樣板是一種標準楷模,樣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樣板要體現設計要求,達到指定的質量等級,把抽象的設計要求和繁復的質量標準、規范、規程等具體化、實物化,使全體施工人員,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見、摸得著,便于對照。因而,推行樣板管理是保證和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在道路建設中出現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分項工程施工,因為施工經驗不足,通過試驗或做樣板確定施工工藝就成為一種必要手段。在各分項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和熟練的操作工人做出實驗段,特別是對于人行道板材鑲貼,事先根據板材規格、規范要求和圖紙設計圖案以及結構實際尺寸劃出排板設計圖,然后再做樣板。在“樣板”通過驗收確認能達到質量目標和操作工藝要求時,組織施工單位全體人員進行現場觀摩,使各施工單位不僅有直觀的質量標準,而且可以通過“樣板",總結操作經驗,積累施工參數 ,從而按照“樣板”質量標準進行推廣施工。
結束語:
為了更好地進行質量監控,我們還需加強自身的技術素質,提高高質量意識,更加注重工程的“精細化”施工。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工程建設中打造真正的精品、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工程質量控制概論》、《施工質量管理》、《施工質量通病防治》、《淺談施工質量監控的若干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