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人才信用資本化的探索和實踐,主要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理論思考與實踐建議。
第一個理論思考是關于人力資本的內涵構成與本質。
人力資本從18世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提及到現在,內涵不斷拓展。世界銀行2006年將人力資本定義為個人所體現出的生產能力,主要涉及知識和技能。經濟合作組織OECD在1998年、2001年和2011年的報告中對人力資本的界定,逐漸從知識、技能擴大到個人身體、情感、心理、能力與品質等多種因素。
從人們對人力資本內涵認識的演進情況看,其內涵越來越豐富,構成要素越來越多面性,范圍越來越廣泛,屬性越來越復雜,同時觸及微觀管理與宏觀管理。以學術界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人力資本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大方面,一個方面是能夠帶來實際經濟利益與經濟效益的個人能力與技能,另一個方面是與人相關的各種因素綜合。
從內涵出發,就不難理解與剖析復雜的人力資本構成。根據2017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發布的《人力資源計量指南》,我們可以看到,人力資本的構成包括經濟層面的,還包括非經濟層面的,既包括個人層面的,也包括社會層面的,主要構成要素是知識、技能、品質、社會關系。
第二個理論思考是關于信用資本的內涵構成與本質。
首先,信用的內涵也是在不斷拓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廣泛的。有人停留在某個階段、有人只關注某個層面、有人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認知,總之對信用內涵的界定,學術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吳氏信用理論認為,信用是獲得信任的資本。界定為資本,表明信用是有價值的,可以通過經濟活動與經濟利益實現結果;強調信任,表明這個資本是人文賦予的,是通過信用主體的基礎素質在社會活動與社會關系中積累與凝結的。所以,信用是三維構成的,即基礎素質的誠信度、社會活動的合規度、經濟活動的踐約度三維構成。
其次,信用的本質是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的價值。信用資本的價值是由誠信意愿和行為能力構成的,涉及到社會關系、經濟交易,觸及與包含基本品質。信用本質的表現是多元的、多層次的、多角度的,根據應用場景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側面不同,人們的認知亦不同。
因此,信用資本的評價也是多元化的,可以綜合性、也可以有不同視角。吳氏信用理論認為,信用資本的基礎價值即誠信度評價,所有的相關方都有資格進行,主要包括相關者、公眾和媒體;信用資本的社會活動價值即合規度評價,主要由監管者和相關的組織進行;信用資本的經濟活動價值即踐約度評價,可以由合作者與交易對手開展。
時間有限,不展開介紹了,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參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三維信用論》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現代信用學》,作者吳晶妹。
第三個理論思考是關于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的關系。
如果以吳氏三維信用理論為基點,從上述對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的內涵、本質與構成的分析中,不難發現與厘清二者之間的關聯,可以概括總結為六大關系。
第一,二者的本質相同。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都是以人為載體的資本,表達的都是人本的價值。如果按照生產要素發展進程來劃分,可以把社會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物本、資本和人本三個時代。物本時代強調土地、房屋等生產資料;資本時代強調資金;人本時代則強調和重視發揮人的價值。
第二,二者基礎價值相同。誠信度是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的共同基礎價值。
第三,二者構成所涉及的范圍相同。都關乎人的基本素質與能力,無論表述與細分如何不同,范圍都覆蓋了人的品質、人際關系與社會活動以及經濟利益與經濟活動。
第四,二者的管理路徑相同。追求價值量化以及按量化的價值去應用以及實現價值,是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共同的管理路徑。
進一步的思考是,既然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的本質相同、基礎價值相同、構成范圍相同,那么二者是一個資本本源,那為什么有兩個稱謂呢?即二者又有很大不同,進一步的關系,可以繼續表述為:
第五,從價值層面看,人本價值應該有一個根本價值與一個總體表達。人力資本是人本價值的根本價值,信用資本是人本價值的總體表達;人力資本是人本價值的價值基礎,信用資本是人本價值的價值實現;人力資本是人本價值的內核,信用資本是人本價值的外展。
第六,從實踐活動看,二者各有各的應用場景,各有各的側重。人力資本的應用更加注重知識與技能,主要用于薪酬定價與績效考核;信用資本則主要關注踐約度,主要應用于融資授信與交易合作。
第四個理論思考是關于人力資本與信用管理。
既然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有共同的價值基礎,是內核與外展的關系,那么,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就可以相融共進,人本價值就可以通過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內外兼修全面發展。具體地來說:
首先,信用管理的方法與路徑可以為人力資本管理所用,可以直接促進人力資本價值實現。人本價值的內核即人力資本可以借助信用管理手段以信用資本形式外在化、量化、結果顯現化。信用管理的方法與路徑主要包括征信與評級、分級分類、授信與投資、風控體系等。通過這些方法和路徑,可以建立人力資本定價與管理機制,比如建立“人才貸”的風險補償獎勵資金管理制度,這有利于直接提升人力資本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其次,信用管理具有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通過信用承諾、信用評價、信用修復等手段可以高效精準的為人才信用進行畫像,信用好的人才可以快速高效獲得匹配資源,信用一般的人才可以被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其健康成長,信用不好的則可能被警示或逐漸被淘汰。在人力資本管理領域發展信用管理服務,有利于促進人力資本配置資源的優化。信用管理為人才信用量化、人力資本定價與流動打開外展空間。
第五個理論思考是關于人力資本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看:
第一個方面,社會信用體系為人力資本定價提供數據服務體系。吳氏信用理論認為,中國正在發展和形成三大征信體系,即金融征信、公共管理征信和商業市場征信。三大征信體系可以為人力資本的全部活動提供一個全覆蓋的量化數據分析基礎,從這個角度看,社會信用體系是人力資本實現定價與交易的基礎設施。通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可以促進人力資本價值實現,助力人才創新創業。
第二個方面,社會信用體系可以為人力資本創造良好的生態空間。人力資本的發展需要生態,不只是傳統人力資源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更多的是新產業的產業鏈及運轉需要。人力資本生態主要可能涉及人才資本化、人才證券化、人才團隊定價、知識產權的估價及成果轉化,以及交易市場、授信、投資、流動環境等。這些內容無不與信用環境、信任關系、信用交易活動、人才信用管理服務有關,而這些正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
第三個方面,社會信用體系為人力資本發展增強了制度保障?,F在我國正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主要包括制度與政策、管理方式與手段、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會涉及方方面面,人力資本管理領域自然包括在內。相信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人力資本監管機制將逐步建立,在這個新的監管機制下,人力資本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些實踐情況與理論探討,大家可以到吳教授信用管理工作室公眾號瀏覽,所有資料免費。
基于這些理論思考,我想提6點綜合建議。
第一個建議,以信用建設促進人力資本發展有理論基礎及現實意義,應加大力度重視人才信用建設,把人力資本管理與人才信用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也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形勢,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要求。應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宗旨,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大力發展人力資本及人才信用管理。特別是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我們更應該以人力資本、信用資本建設促進輕資產、教育、科技等行業的人才快速發展,促進廣大中小企業和農村地區以信用人才帶動高質量發展。
第二個建議,重視人力資本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加快建設人才信用管理平臺與數據體系,注重培育平臺的權威性,加強社會監督。目前以雙創企業為代表,中小企業客觀上擁有較高素質的人才團隊,急需啟動和運營資金的支持,但是往往面臨無實物資產抵押,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借助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設施,借助信用管理手段,搭建人才信用管理平臺,為人才信用定價,推動人才信用價值實現。
第三個建議,將人才信用建設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緊密結合,開展“兩個構建”,即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人力資本監管體系和構建新時代人力資本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服務體系;順應人力資本管理與信用資本管理在流程與路徑以及方法與手段上相融相通的規律,在法律與政策、市場與場景應用、服務機構建設、人才自身的教育培訓及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緊密結合,努力解決人才登記與注冊、認證與評估定價、授信與投資、生產與消費能力的價值實現等現實問題,真正使人力資本這個價值的價值釋放出應有的光輝,溫暖與滋潤人本,照亮社會。
第四個建議,創新設立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雙融合生態圈”試點示范,可以在自貿區、產業園區等范圍內,創新出臺人力資本管理辦法,探索人力資本作為注冊資本出資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構建人才信用定價與價值實現在監管部門、銀行、保險、資本市場、合作機構、投資者之間一脈貫通的運作模式,論證與試行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破產機制,設立人力資本產業基金及其管理公司,為人才在就業、創業、立業等多方面給與支持與幫助。試點示范可以考慮設立不同的級別,如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試點示范的現實意義主要在于法律的突破、社會意識的突破、政策的突破、以及管理與運行模式的突破及探索。
第五個建議,鼓勵開展專項應用試點,探索人力資本價值通過信用資本價值外在化、顯現化、量化,實現可定價、可交易、可授信,更加可控、可管理。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門推廣的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就是很好的專項應用,建議深化開展并適當推廣,推進人才有價評估平臺與銀行、保險等機構聯動,在人才信用價值的規模與結構、風險與管理等方面進行充分的探索。
第六個建議,支持與推動社會各界開展協同創新研究,以給予榮譽與物質等多種形式鼓勵開展合作,以有效推進人力資本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的研究。
總之,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相融共展是人本的進步,是時代的進步。加大投入力度,開發與提升人力資本與信用資本價值,對于宏觀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治理具有巨大的推動力和支撐作用,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則是增加福祉、生活更加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