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評審會在京舉行,會議評審通過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及專家審定意見,標志著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發展又邁出新一步。
據介紹,信用管理師是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申報并于2005年3月經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向社會發布的一項國家新職業。2005年9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成立,2006年1月《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頒布,2006年7月起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開展試驗性鑒定,2006年11月起《信用管理師—職業培訓計劃(培訓大綱)》《信用管理師(基礎知識)》《助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陸續出版發行,2015年7月信用管理師再次列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大典》(新職業編碼為4-05-06-02),再次明確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設立的法定地位。在此期間,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組織開展了信用管理師專門培訓,為社會培養了數萬名信用管理師專業人才,為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陳貴表示,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入中高級新階段和信用管理技術的進步,在大數據環境與互聯網征信服務形勢下,2006年版《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已經不能完全概括信用管理師職業內涵。信用管理師職業人才培養工作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目標實現、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形成、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今年,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印發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2020-2022年)》,信用管理師名列其中。自今年7月以來,30多位專家努力完成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的起草,待下一步終審、公示完成并定稿后,《信用管理師教程(初級、中級、高級)》《考評題庫建設》系列修訂工作將及時啟動,這將更好更快地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信用管理專業人才,為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標準處副處長張靈芝表示,制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與國家教育、培訓事業緊密相連,也是黨中央重視專業人才評價工作的的具體體現。職業技能標準是對從業人員技能的基礎要求,在職業技能教材、題庫的修訂完善過程中也起到基礎龍頭作用。“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專業性強,應務必以職業技術、職業標準為導向,基于人的視角,充分認識其重要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這次修訂審訂工作。”張靈芝說。
評審會上,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主任林鈞躍教授就《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的編制過程及技術標準,從完整性、等級性、規范性、實用性等方面作了詳細說明。
《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專家評審會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表示,多年來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圍繞信用管理師職業標準起草、修訂、培訓等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我國信用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表示,在新的社會形勢和技術發展新情況下,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最新政策精神,適時開展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修訂,非常有必要、非常及時。評審專家將以專業的視角,高度負責的精神,對《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稿)》進行充分討論,達成共識,共同為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市場學會創新與品牌委員會主任欒紅燕主持會議時表示,7月26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信用管理師專業委員會線上召開了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起草組專家見面和修訂標準技術說明會,對信用管理師職業技能標準編制工作原則、編寫要求以及工作安排、時間進度等進行了技術說明。今天提請各方面專家進行評審,形成送審稿,意味著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發展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系主任劉紅霞副教授,中國經濟信息社信用領域首席經濟分析師胡俊超,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信用研究室副主任江洲,中國企業與發展研究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劉棟棟,國富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登立,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總監、北京社會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金波,江蘇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譚永智,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正偉,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付玲玲等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