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誠信檔案引爭議
為使職業經理人更自覺地遵守職業道德、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福建省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日前提出,建立職業經理人誠信檔案,為企業招人用人提供依據,并已著手準備運作。
據介紹,協會的建檔工作將先從協會的300多名會員做起,檔案內容將記錄員工的簡歷、在泉州企業的工作表現和工作能力,每次跳槽的經歷、功過得失等。
福建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已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如今,第一代闖蕩商場的企業家基本上都已年過半百,他們要么選擇職業經理人,要么讓下一代打理自己的事業。企業的需求也為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由于職業經理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差異及商業環境與傳統社會的倫理差異,導致了職業經理人角色的尷尬。一方面,企業所有者要求職業經理人完全獻身于企業,而另一方面,由于職業經理人作為獨立的個人,還要遵循一般的社會準則。這些準則可能與企業所有者的要求不一致。
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民營企業創業歷史較短,多為家族企業,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往往合二為一,民營企業家對于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常常僅限于找一個“幫手”,而不是找一個可以完全放權的“管家”。因此,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帶來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的角色沖突。
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職業,職業經理人的聲譽往往決定了其業內職業發展的前景。建立誠信制度,是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共同的愿望。
對于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的做法,當地業界普遍稱好。“這樣做,有利于淘汰一批渾水摸魚不誠信的職業經理人。”泉州火炬電子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鄭平也說。
據了解,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之所以建立誠信檔案,也是出于企業的真正需求。檔案資料主要來源于四個渠道:職業經理人本人、所在企業、朋友、同事。其中,朋友和同事至少三人以上,以保證檔案的客觀性。對于各方有出入的觀點,他們將派專人進行現場多方調查取證。最后,他們將根據誠信等級進行分類。
對于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的做法,業界叫好的同時,許多人提出質疑:如何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如果老板和經理人所提供的資料不符,又該相信誰?
事實上,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在具體操作中也遇到不少困擾,協會有關人士表示,如何保證信息的及時性、真實性,如何取證等,這些都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對于這一需要耗費較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系統工作,經理人協會秘書長楊安田表示,他們會盡量客觀處理,并通過多方調查取證。同時,他們將盡量爭取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這樣才更具權威性。比如說,勞動部門建立的企業誠信檔案,其權威性就不容置疑。
有關專家指出,經理人的誠信與企業的誠信是對等的,要求經理人誠信的同時也必須對企業的誠信加以約束,作為一種經濟存在形式,企業和經理人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的誠信互為前提,缺一不可。
目前,職業經理人還要與民營企業家以及企業環境一同成長,現階段法律缺陷下的道德理念要求職業經理人有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法治”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需求,應建立和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完善職業經理人培育機制。
據了解,福建省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已建立職業經理人培訓基地。福建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確認廈門集美大學等14家單位為開展職業經理人三級職業技能培訓單位,以便于進一步規范職業經理人的職業行為,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